6月20日,校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潘殊闲作题为《苏东坡:家风熏育下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王小林主持会议并总结讲话。
校党委书记王小林主持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考察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教授
潘殊闲院长从《周易》的《家人》卦和《观》卦,引申出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家与国、民与本的逻辑关联。他提出,家与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小与大的关系,是点与面的关系。家道与国道、家运与国运紧密相连。没有良好的家风,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难以培养有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栋梁之才。这就是典型的修身、齐家、治国的家国同构观。而民是国之基,国之本在民。为民是执政之本。“民本”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历史的脉络,潘院长讲述苏氏家教更多是身教,是一种道德文章的积淀与熏染,是崇教崇礼崇仁崇义的具化与践行;苏氏家风是三苏前后几代在家庭内部形成的一种具有苏氏特色的为人、为事、为生、为学、为家的风格与风尚。由此探讨苏氏家教与家风,对苏东坡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的浸染,以及苏东坡一生对这种情怀与思想的笃定坚守与生动实践。
在总结苏东坡的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中,潘院长认为,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是相通相连的,爱家、爱家乡与爱国家、爱人民,是永不过时的人生情怀,也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执政兴国的基础与关键,是一切执政者必须认真思考与严肃对待的问题。守其初心,始终不变,是为官之人的使命与担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苏轼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丰富的民本思想和实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伟大的历史性、强烈的现实性和永恒的超越性,值得万世敬仰,不断赓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川影党委书记王小林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自2023年10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学院与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开展党建结对共建以来,两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多领域、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守正创新。此次,非常高兴邀请到潘殊闲院长走进川影校园,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传统文化报告会。
他强调,新时代,川影人应该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厚植家国情怀与民本思想。今后学校还将邀请更多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努力提升校园学术与文化氛围。
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安仁校区党支部书记,安仁校区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想政治课教师、电影学院戏剧文学系全体教师、播音主持学院安仁校区师生代表参会。
报告会前,潘殊闲院长带领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一行,在播音主持学院党政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川影校园和四川影视文创城,并观看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川影之夏”2024专业汇报。
人物简介:
潘殊闲
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现为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西华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高校首批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西华大学蜀学院执行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重点项目、四川省社科联重大委托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相关独著、合著、编著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多项。